‌ElectroDroid 国际时讯 二连浩特战疫纪实,草原口岸的坚守与温度

二连浩特战疫纪实,草原口岸的坚守与温度

内蒙古二连浩特,这座位于祖国北疆的边境口岸城市,素有“北疆明珠”之称,它不仅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更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贰0贰贰年秋冬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让这座小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风中,二连浩特用坚韧与温情,书写了一部属于草原儿女的战“疫”史诗。

疫情突袭:边境小城的“静默”与“突围”

贰0贰贰年壹0月,二连浩特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本土阳性病例,病毒溯源显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由于口岸城市人员流动频繁,疫情迅速扩散至社区、学校等重点场所,面对严峻形势,二连浩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实行全域静默管理:商铺关闭、交通暂停、学校停课……往日喧嚣的国门商圈骤然沉寂。

“静默”不等于“停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抽调千余名医护人员驰援二连浩特,贰肆小时内建成气膜实验室,日检测能力提升至壹0万管;社区干部与志愿者组成“物资配送队”,通过“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保障居民生活;蒙古族大妈熬制奶茶送给值守民警,牧民捐赠自家牛羊支援隔离点……草原儿女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深情。

口岸防线:如何守住“外防输入”第一关?

作为中欧班列中线通道的重要枢纽,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年均通行班列超贰000列,疫情期间,如何平衡疫情防控与通关效率,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二连浩特创新实施“甩挂作业”“吊装运输”等非接触式通关模式,司机全程不下车,货物消杀后闭环转运,确保中欧班列“不断链”;口岸增设智能化防疫设施,如红外测温门、负压隔离方舱,对入境货物实行“先检测、后装卸”,这些措施既筑牢了防线,也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注入信心,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考察后评价:“二连浩特的口岸防疫经验,为国际边境管控提供了范本。”

温情瞬间:寒风中绽放的“石榴花”

疫情下的二连浩特,不仅有科学防控的“硬核”举措,更有人间烟火的温暖底色。

——“移动药箱”打通最后一公里
社区医生王乌兰每天骑行贰0公里,为慢性病患者送药,她的摩托车挎包里,除了血压计、降糖药,还装着蒙汉双语的健康手册。“牧民住得分散,他们不方便,我就上门。”她说。

——“云端课堂”连接草原与课堂
蒙古族教师娜仁托娅在隔离酒店架起手机,给学生们直播数学课,背景是临时张贴的黑板,画面时常卡顿,但孩子们留言:“老师,我们想您了!”课后,她还会用蒙语教唱抗疫民歌,让传统文化在特殊时期薪火相传。

——“跨国互助”传递无国界关怀
蒙古国商人巴特尔因疫情滞留二连浩特,社区为他送去煤炭和粮油,邻居教他使用健康码,解封后,他激动地说:“中国朋友让我相信,病毒无情,但人间有爱。”

二连浩特战疫纪实,草原口岸的坚守与温度

启示与展望:从抗疫到重振的“二连答卷”

历经肆0余天奋战,二连浩特于贰0贰贰年壹壹月实现社会面清零,壹贰月初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回顾这场战役,其成功得益于三点:一是以科技赋能精准防控,如运用大数据追踪密接者;二是以人文关怀弥补政策刚性,如为牧民设立牲畜代管点;三是以开放思维统筹发展,如试点“绿色通道”保障中蒙贸易。

二连浩特正加速建设“智慧口岸”,通过伍G、物联网技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同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边境旅游,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这座曾历经风雨的边城,正以更坚韧的姿态,守护国门安全,拥抱世界机遇。



二连浩特的抗疫故事,是中国万千边境小城的缩影,严冬的风雪挡不住护佑生命的决心,辽阔的草原铭记着众志成城的深情,正如当地牧民传唱的长调所诉:“驼铃响彻戈壁时,春天终将归来。”

二连浩特战疫纪实,草原口岸的坚守与温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lectrodroid.cn/gjsx/18642.html

作者: qqaa8684

下一篇
http://electrodroid.cn/zb_users/upload/2025/11/20251112164413176293705318794.jpg

全球疫情结束了吗/全球疫情快结束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