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的到来,全国多地疫情呈现波动态势,株洲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最新通报,揭示了当前本土疫情的最新动态与应对策略,本文将结合官方数据、实地探访和专家解读,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而真实的株洲抗疫全景。
疫情数据速览:新增本土病例呈现“双下降”趋势
根据株洲市卫健委今日上午10时发布的数据,过去24小时(截至今日零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均为轻型病例,集中在天元区闭环管理的隔离人员中检出;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这是继前日新增5例、昨日新增3例后,连续第二天实现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的“双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疫情所有新增病例均来自已划定的高风险区或集中隔离点,未发现社区筛查阳性案例,疾控专家分析指出,这表明当前传播链清晰,防控措施对切断社区传播途径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全市在院治疗的确诊病例共38例,其中普通型12例,轻型26例,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
防控措施升级:精准划定“三区”与核酸筛查优化
面对疫情发展,株洲市今日零时起实施新一轮分区分级管控:
- 高风险区:天元区泰山街道部分小区、芦淞区建设街道个别楼栋仍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涉及居民约2300人,这些区域今日将开展第5轮上门核酸采样。
- 中风险区:范围较前日缩小40%,仅保留石峰区田心街道等3个街道的部分区域,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 低风险区:其他区域居民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可正常通行,但餐饮场所暂缓堂食,聚集性活动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日起株洲创新推出“核酸采样电子地图”,市民通过“智慧株洲”APP可实时查看各采样点排队情况,系统自动推荐最近且人最少的采样点,在荷塘区新月广场采样点,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昨天排队要40分钟,今天按照导航只等了10分钟,系统还能提醒带伞,太贴心了。”
民生保障实况:物资配送与就医通道双畅通
在天元区高风险区,物资保障出现新变化,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社区团购模式,还新增了“流动超市车”服务,每日上午9-11时,经过严格消杀的配送车会巡回各封控小区,居民可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下单,30分钟内就能收到基本生活物资。
医疗救治方面,株洲市中心医院今日开通“云门诊”专科通道,皮肤科、心理科等13个科室专家在线接诊,对于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特殊患者,市卫健委公布24小时应急电话,确保“一人一策”精准救治,今晨7时,芦淞区封控区孕妇王女士通过绿色通道,顺利抵达市妇幼保健院待产。
专家解读:病毒溯源与防控建议
湖南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因测序显示株洲本轮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BA.5.2进化分支,与近期外省输入病例高度同源。“病毒潜伏期缩短至2-4天,传播速度加快,但致病力未增强。”他特别提醒,尽管数据向好,但由于气温下降且临近元旦,市民仍须坚持“防疫三件套”(戴口罩、勤洗手、留距离),尤其是老年人要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
现场直击:火车站与商超的防疫实况
今日中午,记者在株洲西站看到,出站口新增设了10台“数字哨兵”设备,旅客刷身份证即可同步完成健康码查验、核酸证明核验和体温测量,在王府井百货,各入口有专人监督扫码,商场内新风系统全天候运行,某品牌店员小张说:“现在客流量恢复到平常的六成,但防疫要求更严格了,每两小时就要对试衣间消毒一次。”

从数据下降到措施优化,从物资配送到就医保障,今日的株洲正在用科学精准的防控与充满温度的服务,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正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言人所说:“每一个下降的数字背后,都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株洲定能早日迎来云开‘疫’散的那一天。”
(本文数据截至今日15时,后续动态请关注株洲发布官方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