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Droid 今日关注 列车长的最后一程,女儿高烧肆壹度,他在千里之外播报站点

列车长的最后一程,女儿高烧肆壹度,他在千里之外播报站点

凌晨三点二十五分,K壹叁捌次列车在夜色中隆隆前行,硬座车厢里,列车长陈卫国的对讲机突然震动——是妻子发来的视频请求,他快步走进乘务间,关上门,屏幕那端,六岁女儿诺诺的脸红得异常,额头上贴着退烧贴,呼吸急促。

“卫国,诺诺确诊了,高烧肆壹度…”妻子声音嘶哑,镜头扫过桌上的新冠抗原检测盒,两道红杠刺眼。

陈卫国手指猛地收紧,他离家一千两百公里,而这趟车刚过郑州,还有十七小时才能折返。

“爸爸…”诺诺虚弱地睁开眼睛,“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

他喉咙发紧,作为列车长,他见过太多旅客的悲欢离合,却第一次在自己的人生站台上,感到如此无力。

“诺诺乖,爸爸很快就回来。”他努力让声音平稳。

挂断视频,他对着乘务间狭小的镜子整理路服——领带、肩章、帽子,每一个动作都像在执行某种仪式,他深吸一口气,拉开门,回到车厢。

“旅客朋友们,前方到站开封,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他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整列车,平稳、温和,听不出一丝异样。

这是陈卫国在铁路系统工作的第二十三个年头,他熟悉这条线路的每一个弯道,记得每一个小站的灯光,女儿诺诺出生在这条线上——七年前,妻子临产,他正在返程途中,是同事替他顶了班,赶在列车到站前把他送去了医院。

“这孩子是铁路的女儿。”岳母总是这样说。

而现在,铁路的女儿病了,铁路的父亲却在飞驰的列车上,无法抵达她的身边。

清晨六点,餐车开始供应早餐,陈卫国照例巡视,在柒号车厢,他发现一位老人没有用餐。

“大叔,不舒服吗?”

老人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太太。“老伴儿前天走了,新冠,我去郑州儿子家拿点东西,现在回去陪她。”

陈卫国沉默片刻,去餐车端来一碗小米粥:“吃点吧,路还长。”

老人接过粥的手在颤抖,陈卫国看见了自己。

巡视到硬卧车厢,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在哭闹,陈卫国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铁路徽章——那是给诺诺准备的礼物——别在孩子的衣领上,孩子破涕为笑。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这列车上,每个人都在奔赴各自的悲欢,而他的职责,就是保证这趟奔赴的安全。

列车长的最后一程,女儿高烧肆壹度,他在千里之外播报站点

手机震动,妻子发来消息:诺诺体温降到叁捌.伍度了,刚睡着,梦里还在喊爸爸。

他回复:告诉她,爸爸在送很多人回家。

列车继续向前,陈卫国走过一节节车厢,检查行李架,提醒旅客戴好口罩,帮助带小孩的旅客接热水,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如常,只有细心的人才会发现,他查看手机的频率比平时高了一些。

下午四点,列车准时抵达终点站,旅客陆续下车,有人向他道谢,有人匆匆走过,陈卫国站在车门口,微笑着送别每一个人。

列车长的最后一程,女儿高烧肆壹度,他在千里之外播报站点

站台空荡后,他独自走进驾驶室,看着夕阳下的铁轨——一条条平行线,永远相伴却永不相交,就像他和诺诺,此刻在不同的轨道上,却朝着同一个方向。

他掏出手机,给妻子发了一条语音:“我下班了,马上请假回来,告诉诺诺,爸爸送完这趟车就回家陪她。”

列车入库,交接完成,陈卫国终于脱下路服,换上便装,他买了最近一班高铁的车票——这一次,他不是列车长,只是一个急着回家的父亲。

站台上,他看见另一列火车缓缓启动,车窗里,一个小女孩向他挥手。

他也挥了挥手。

无论身在何处,爱总会找到回家的路,就像这些南来北往的列车,无论走出多远,终将抵达某个等待的站台,而生活这趟列车,装载着所有人的牵挂与坚守,在时代的轨道上,继续向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lectrodroid.cn/jrgz/17984.html

作者: qqaa8684

下一篇
http://electrodroid.cn/zb_users/upload/2025/11/20251111164814176285089452482.jpg

5.9米七座车大全(5米9长7座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