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Droid 新闻头条 河南禹州,疫情下的坚韧防线与温情守望

河南禹州,疫情下的坚韧防线与温情守望

河南禹州,疫情下的坚韧防线与温情守望

2022年初,当寒潮席卷中原大地时,河南禹州这座拥有130万人口的县级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被推至风口浪尖,与许多城市的疫情应对不同,禹州的抗疫故事既有中国基层防疫的共性特征,又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和社会结构,呈现出令人深思的细节,这座以钧瓷闻名、中药材种植兴盛的城市,在疫情中展现的不仅是防控力度,更有人文温度与产业韧性的多重奏鸣。

疫情突发:钧都按下“暂停键” 1月2日,禹州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2例无症状感染者,随后疫情呈快速扩散态势,3日内新增病例破百,传播链涉及学校、工厂、农村等多个人群密集场所,这座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城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域封闭管理,公共交通停运,成为2022年全国首个实施全域管控的县级市,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其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给这座县级市的流调溯源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防控体系:基层网格的极限测试 禹州的防疫实践堪称中国县域应急体系的典型样本,在拥有1089个基层网格的基础上,当地创新推行“五包一”工作机制(1名乡镇干部+1名村干部+1名民警+1名村医+1名网格员共同负责重点户),实现了24小时内完成130万人首轮核酸采样的效率,更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数字鸿沟明显的特点,禹州采用“门牌码+身份证”双核验方式,确保不落一人,这种“土洋结合”的战术,既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也彰显了传统群众路线的智慧。

河南禹州,疫情下的坚韧防线与温情守望

产业自救:钧瓷与中药材的破局之道 作为全国最大的钧瓷产销基地和重要中药材产区,疫情对禹州特色产业造成重创,面对物流中断、订单取消的困境,钧瓷企业开启“云上窑变”计划,通过直播开窑、VR展厅等方式维系客户;中药材种植户则联合成立“应急采收队”,在防疫规范下抢收金银花、丹参等道地药材,这些自救措施不仅减少了经济损失,更意外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据统计,疫情期间禹州钧瓷线上销售额同比反增23%,成为危机中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民生保障:特殊人群的特别守护 在全域管控期间,禹州对特殊群体的关照尤为细致,针对全市1.2万名慢性病患者建立“代购药品绿色通道”,为孕产妇设置“点对点接送就医专车”,甚至为隔离在家的宠物安排“上门投喂服务”,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折射出疫情防控中的人文关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利用中药材产业优势,向居民免费发放60万份防疫中药汤剂,将地域资源转化为抗疫利器。

舆情应对:从质疑到理解的情感转变 疫情初期,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民众对防控措施产生抵触情绪,禹州政府通过“镇长直播间”“疫情日报漫画解读”等创新沟通方式,及时释疑解惑,当一则《雪中核酸》的摄影作品展现医务人员在暴雪中坚持采样的场景时,社交媒体上的质疑声逐渐转化为“禹州加油”的声浪,这种舆情转变过程,揭示出危机沟通中情感共鸣的重要性。

历经38天的艰苦奋战,禹州于2022年2月8日实现全域解封,这场疫情大考中,这座县级市交出的不仅是确诊病例“动态清零”的答卷,更展现了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多种可能,其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抗疫力量、用技术创新弥合数字鸿沟、以人文关怀平衡防控硬度的实践,为后疫情时代的县域治理提供了宝贵参考,当钧瓷窑火重新燃起,中药材飘香如故,禹州的故事提醒我们:每一次危机应对,都是对城市韧性的锻造,而对人的始终尊重,才是战胜疫情最恒久的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lectrodroid.cn/news/3356.html

作者: aap8486

下一篇
http://electrodroid.cn/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26064008176143200815976.jpg

郑州20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郑州通报无症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