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疫情通报再次牵动了滨城大连市民的心弦,据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消息,我市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新增发现贰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排查、隔离管控和消毒消杀等工作,两名感染者的详细行动轨迹已初步明确并公之于众,这不仅为精准防控提供了关键依据,也为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疫情尚未远去,防护切莫松懈。

轨迹详录:透视隐匿的传播链条
根据官方公布的流调信息,两名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涉及区域相对集中,但场所类型多样,潜在风险不容小觑。
-
感染者A的行动路径:
- 时间轴回溯: 其主要活动时间集中在过去一周内,轨迹显示,该感染者曾多次前往位于甘井子区某大型生鲜超市进行采购,时间段多为上午玖时至壹壹时,其还曾于周末傍晚前往中山区一处人气较高的滨海广场散步,停留时间约一小时。
- 公共交通足迹: 流调发现,感染者A在部分行程中使用了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铁X号线(从XX站至XX站区间)以及一趟途经西岗区的公交车。
- 社区与周边: 其居住的小区及周边的便民菜店、水果店也是频繁活动的场所。
-
感染者B的行动路径:

- 工作与生活交织: 感染者B的活动范围与A有所重叠,但也呈现出自身特点,其日常工作地点位于高新园区一栋写字楼内,通勤方式主要为自驾,午休期间,常光顾公司附近的美食广场。
- 休闲与社交: 在轨迹追踪中,发现感染者B曾于近期晚间,与友人在沙河口区一连锁品牌咖啡馆有过约两小时的停留,还曾前往一家健身中心进行锻炼。
- 跨区活动: 与A相比,B的跨区活动稍显频繁,曾因私事前往金普新区某办事处办理业务。
迅速响应: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在获取上述行动轨迹后,大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做出部署,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 精准封控与筛查: 立即对感染者涉及的居住小区、工作场所、超市、美食广场、咖啡馆等重点点位实施临时封控管理,并组织大规模核酸筛查,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 密接者追踪隔离: 疾控人员夜以继日,利用技术手段与人工排查相结合,迅速锁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全部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切断可能的传播链条。
- 环境消杀全覆盖: 专业消杀队伍对轨迹涉及的所有公共场所、交通工具进行了彻底终末消毒,消除环境传播风险。
- 信息发布透明及时: 通过官方渠道持续、滚动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提醒,保障市民知情权,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
市民责任:从我做起,守护滨城安康
面对再次出现的本土病例,每一位市民都是疫情防控网中的重要节点,回顾此次公布的行动轨迹,它不仅是流调报告,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日常防护中的细节。
- 主动核对,及时报备: 请广大市民仔细对照官方发布的行动轨迹,若存在时空交集,应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隐瞒不报者,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 常态防护,不可松懈: 轨迹中涉及的超市、广场、公共交通、餐厅、咖啡馆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场所,这提醒我们,在任何人员密集或密闭空间,都必须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 注重细节,养成习惯: 勤洗手、常通风、遵守咳嗽礼仪,在公共场所尽量使用非接触式支付方式,接收快递、外卖时,做好外包装消毒,符合条件的市民,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及加强针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 健康监测,警惕症状: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请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大连新增的这贰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行动轨迹,再次表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它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智慧,也检验着每位市民的防护意识,所幸,我们拥有此前积累的丰富抗疫经验和高效的应急体系,相信在政府的科学决策下,在防疫人员的辛勤付出下,在全体市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下,我们必能迅速控制住这波疫情,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滨城大连的烟火气与安宁,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细致核对轨迹做起,从做好个人防护做起,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