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31个省区市高考防疫政策汇总
总体要求 考生需提前了解并遵守当地高考防疫政策,确保顺利参加考试。考生及家长需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通知,及时了解政策变化。滞留外地考生返回政策 北京:滞留京外考生应在考前14天返回北京,并按要求进行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考生须及时报告滞留状态:考生须于4月28日15:00前主动向报考所在地区、县(市)招考办报告滞留状态。考生需遵守各地防疫要求,不迟于高考前14天(5月24日)返回沈阳市,并向报考所在地区、县(市)招考办报告。
招生政策调整教育部通过多项措施优化招生环境,保障考试公平性与服务质效:倾斜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安排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向生源大省及中西部地区倾斜。实施重点高校专项计划,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招生,严格资格审核并优化招录程序。
考生需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和要求。坚持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到人员密集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活动。不接触有疫情传播风险的人员和物品,不跨考区流动,更不能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所有考生从5月24日起至高考考试结束前,要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平时坚持做到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到人员密集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活动,不接触有疫情传播风险的人员和物品,不跨考区流动,更不能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广东高考今年有新变化,出现哪些情况不得参加高考?
广东高二学生通常不能直接参加高考,但在满足特殊条件或通过特定途径的情况下可以例外报考。分析如下:一般情况: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答复,具有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符合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方可报名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由于高二学生通常未完成高中三年学业,因此不具备报考资格。
省外户籍考生参加广东高职高考条件:随迁子女需满足其父亲或母亲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持有广东居住证连续3年以上。在广东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累计3年以上。
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不在此招生范围内,因此不得报考。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全日制大学在读学生,以及已被大学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均不能参加高考报名,包括3+证书考试。
广东高二学生不可以以社会考生身份参加高考。具体原因如下:报考资格限制根据广东省高考报考政策,社会考生需满足具有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的基本条件。高二学生尚未完成高中学业,未取得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因此不符合社会考生的报考资格。
居住证不满三年,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在广东高考。广东省的异地高考政策有明确规定,外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广东省参加高考,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父母居住证要求:其父母需要连续持有广东省居住证三年。社会保险要求: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也需达到三年以上。
报名时间为2025年11月1日至10日,次年2月开放补报名(艺术、体育类不可补报)。体检、外语听说考试等需单独报名,逾期视为放弃资格。复读生需以社会考生身份重新参加高考,所有科目成绩仅当年有效。
2025年高考新冠疫情一线人员子女高优惠政策
壹→ 年高考新冠疫情一线人员子女可能会有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但加分政策已逐步取消。具体优惠政策分析:优先录取资格:部分省份为了表彰新冠疫情一线人员的贡献,可能会给予其子女在高考中的优先录取资格。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这些子女可能会被优先考虑录取。
贰→ 天津市抗疫一线人员子女主要有教育优待和征兵优先两类政策。教育优待小学入学:依据2025年3月官方答复,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可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障和关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若干措施》(津政办发〔2020〕2号)享受入学照顾政策,若此前未享受过该政策,可申请落实。
叁→ 南充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的子女,在录取时,可以按志愿学校当年录取分数线降低10%的标准录取。省卫健委公布的定点医院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的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子女,可以按志愿学校当年录取分数线降低5%的标准录取,这些优待政策并纳入普通高中统招计划。
肆→ 潍坊市对新冠疫情一线抗疫人员子女在政策上给予了多方面的关爱和支持。学业关爱:幼儿园入学:援鄂医疗队员子女在入幼儿园时,可以结合家长意愿,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优先安排到普惠性优质幼儿园就读。
伍→ 高考:2020年,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我省省属本专科高校被录取的,由高校根据考生意愿在同批次优先调整专业;安排省内部分优质高职院校专项招收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实行计划单列。
高考倒计时50天!1071万考生,疫情之下今年高考怎么考?
考试时间推迟:多地已推迟高考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时间,具体安排视疫情防控形势而定。考试内容与流程变化:部分省市对体育类专业考试的流程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如上海暂停了专项技术考试,该项成绩以满分计入总分。综上所述,疫情之下,今年高考将采取多项特殊措施确保顺利进行。考生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应对工作。
首先,从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来看,2021年的数据是1078万人,听起来很有量级,毕竟在千万以上,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纵向比较,同2020年的1071万报名考生,仅仅增长了7万人。简而言之,偌大一个中国,全年新增高考生仅7万人,增量完成可以忽略不计。其次,高考的竞争是分省进行,参考本省报名数更有意义。

是的,高考进入倒计时一个月了。受疫情影响,教育部3月31日宣布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今天(6月7日)正好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今年高考有1071万人报名参加,这场因疫情而延后一个月的大考牵动全社会目光。

事关2022高考,这些信息不容错过
壹→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升学率”:禁止教育部门、中学下达升学指标或将其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高校录取通知书需简约节约,避免铺张。专业设置变化2022年本科专业目录新增31种专业,撤销804个专业点,考生填报志愿时需关注以下动态:新增专业类型: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聚焦低碳技术与航天领域。
贰→ 总的来说,高考报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旦错过,补报机会可能会受到限制。因此,对于错过报名的考生,及时与招生部门联系,了解补报政策和时间,是关键的行动步骤。记住,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叁→ 高考体检是每位考生的必要环节,2022年也不例外。尽管部分同学可能因个人原因错过,但高考体检是绝对不能遗漏的,它对于全国统一高考和高职专科单独招生的投档录取至关重要。如果体检结果不符合录取规定,即使已被录取,也可能会被取消资格。不参加高考体检是否能参加高考,答案是否定的。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